北马其顿,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国家,以其丰富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从奥赫里德湖的宁静湖畔到马夫罗沃国家公园的壮丽山景,北马其顿的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1、地理方位
北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中部,北接塞尔维亚,东邻保加利亚,南与希腊接壤,西与阿尔巴尼亚为邻。
其国土面积约为2.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8万。北马其顿的地形多样,北部和西部是多山地区,南部是平原和山谷。该国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2、国名国旗
北马其顿的正式名称为北马其顿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
北马其顿国旗,启用于1995年10月5日。在1991年11月20日从南斯拉夫联邦独立,至1995年10月5日期间,使用红底,上面有一颗十六芒星的旧国旗。
现在用的是一个金色的太阳,在红底上发出八道金光的国旗。
原因是希腊共和国境内的马其顿大区的旗帜跟马其顿共和国旧国旗图案相同(背景颜色不同)。
现在的国旗呈现了旭日初升,光芒照耀四方的形象,是北马其顿共和国国歌《今天在马其顿之上》 (Денес Над Македонија)中的“自由的新太阳”:
Денес над Македонија се раѓа,
ново сонце на слободата!
Македонците се борат,
за своите правдини!
今日在马其顿,诞生了
自由的新太阳!
马其顿人要为自己的权利斗争!
1991年至1995年以渥吉纳太阳为图案,但引起了希腊的抗议。由于真正的马其顿人并非斯拉夫人且已消失,作为真正的马其顿人的亚历山大大帝只是希腊的历史,而希腊因此坚称马其顿为其一部分并坚决否认马其顿共和国主权,加上希腊封锁马其顿国界并以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会籍向马其顿要挟,马其顿共和国当局被迫让步并更改国旗。 2019年2月12日,国号正式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国旗图案不变。
3、人口分布
截至2019年,北马其顿有207万人口。
北马其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为马其顿族,占总人口的64.2%,此外还有阿尔巴尼亚族(25.17%)、土耳其族(3.85%)、罗姆族(2.66%)、塞尔维亚族(1.78%)等少数民族。
4、行政区划
北马其顿分为八个统计区,这些统计区只是作为法律及统计用途。北马其顿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为市镇,全国划分为80个市镇,首都斯科普里由10个市镇所组成。
5、社会经济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解体前,北马其顿为国内最贫穷的地区,独立后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区域局势动荡不安、联合国对塞尔维亚的经济制裁、希腊于1994年至1995年对北马其顿的经济制裁,及至2001年由于内战等原因,北马其顿的经济停滞不前。直到2002年才开始渐渐复苏,至今该地仍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失业率达30%。
6、语言文化
北马其顿的官方语言是马其顿语,属于斯拉夫语系,与保加利亚语完全互通。
官方语言为马其顿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北马其顿文化丰富多彩,融合了斯拉夫文化、东正教文化和现代欧洲文化等多种元素。北马其顿以其音乐、艺术、文学和美食成就闻名于世,著名作家如伊万·米洛舍夫斯基等都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历史沿革
马其顿古为希腊文明北端的边疆地区,时而常被雅典等希腊文明中心爱琴海地区的人嘲笑其未开化,但古马其顿人本身亦是希腊人的一支,其所说的古马其顿语亦为古马其顿王国境内的古希腊语西北方言的统称。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马其顿地区先后由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所主导)等统治。5世纪起斯拉夫人开始进入马其顿地区(尤其是马其顿的内陆地区)定居,因而奠定了现代马其顿南北之分(南:希腊人/北:斯拉夫人)的基础。
837年时保加利亚征服了马其顿,并于10世纪末在该地的奥赫里德定都。1018年拜占庭帝国又征服了马其顿,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马其顿多次在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之间转手。15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了马其顿,并开始了长达500年的统治。
19世纪时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复国运动相继展开,民族主义高涨,马其顿也成为三国的必争之地。1878年签订的《圣斯特凡诺条约》规定该地划归保加利亚大公国,但由于列强干涉而未成功,导致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的出现,谋求与保加利亚统一。1913年三国在共同针对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胜,奥斯曼帝国将马其顿割予三国,但三国之间又因马其顿具体分割方案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最终希腊、塞尔维亚击败保加利亚,三国将马其顿瓜分。塞尔维亚所得到的部分就是现代北马其顿共和国的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塞属马其顿连同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腊、南斯拉夫为同盟国,保加利亚参加了由纳粹德国主导的轴心国阵营,希腊、南斯拉夫被德军占领之后,保加利亚分得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但战争结束后各国之间的边界又还原到战前的形势。
二战之后,南斯拉夫成为由铁托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初始定名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6年时铁托将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开,成为一个南斯拉夫直辖的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9月25日马其顿从南斯拉夫和平分离,但马其顿共和国随即和希腊爆发国名争端,最后马其顿共和国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F.Y.R.O.M)”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希腊共和国最终在1995年解除该国的经济封锁。
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部爆发科索沃战争,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马其顿共和国。2001年春,该国西部的阿族人开始进行武装叛乱,引发短暂的内战,后来双方于6月在欧盟官员的调停下达成停火协议,阿族同意放下武装,政府同意给予阿族人更多权力,阿族人得以进入共和国的议会并参与选举,之后国内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改善。
随着2019年国名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8、主要城市
斯科普里 Skopje
北马其顿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约50.6万。斯科普里是北马其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现代化建筑。斯科普里的马其顿广场(Macedonia Square)周围分布着众多历史建筑,包括奥斯曼时期的桥梁、教堂以及博物馆等。
奥赫里德 Ohrid
北马其德西南部的一个城市,人口约5.3万。奥赫里德以其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奥赫里德古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湖边的奥赫里德湖是欧洲最古老、最深的湖泊之一。
斯特鲁加 Struga
北马其顿西南部的一个城市,人口约1.9万。斯特鲁加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斯特鲁加狂欢节是该市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复活节前后举行。
科查尼 Kočani
北马其顿东部的一个城市,人口约3.3万。科查尼以其独特的风车而著名,这些风车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马夫罗沃 Mavrovo
北马其顿西部的一个小镇,靠近黑山边境。马夫罗沃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户外活动而闻名,是北马其顿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