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士登全称为列支敦士登公国 [The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中欧莱茵河上游东岸的内陆袖珍国家。
这个面积仅160平方公里的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一、地理方位
列支敦士登西邻瑞士,东接奥地利,地处阿尔卑斯山脉中段。
国土的2/3为山地,三列南北走向的山体纵贯东部,山间有萨米纳河冲蚀的河谷,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
南部近瑞士边界处的前格劳峰海拔2599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为莱茵河上游冲积平原,约占国土的1/3。东部山地气候寒冷,冬季山顶覆盖冰雪;莱茵河谷地气候温和。
二、国名国旗
列支敦士登公国的名称来源于其统治家族的姓氏。
国旗呈长方形,由上蓝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左上角有一金色的王冠。蓝色象征蓝天,红色象征夜晚地面之火,王冠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标志,因历史上列支敦士登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王候的采邑。
三、人口分布
截至2023年12月,列支敦士登人口为40015人。居民中外籍人口约占34.2%,主要来自瑞士、奥地利、德国和意大利。德语为官方语言,通用德语阿勒曼尼语方言。天主教为国教,信奉天主教的居民约73.4%。
四、政体政制
列支敦士登实行议会民主的君主立宪制,公爵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选举议员或提出倡议、参加公民投票行使政治权利。
五、行政区划
列支敦士登全国划分为11个区,首都为瓦杜兹。
六、社会经济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原是贫穷的农业国,战后逐步发展成为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产品95%以上供出口。低税收政策和银行保密法促进了金融业发展,使其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中心。邮票是列支敦士登的特色产品,邮票产业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七、语言文化
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语言是德语,通用德语阿勒曼尼语方言。文化活动丰富,有艺术博物馆、邮票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列支敦士登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财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八、历史沿革
列支敦士登人是公元500年以后迁移到此的日尔曼民族的后裔。1719年1月23日以列支敦士登亲王之姓氏建国。1806年列作为主权国家加入莱茵联盟,1815年加入德意志联盟。1868年废除军队,1933年成立列支敦士登安全团。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均保持中立。
九、主要城市
瓦杜兹 Vaduz
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约5000人(2003年6月底)。瓦杜兹原是一个古老的村镇,始建于1322年,1499年毁于瑞士罗马帝国之战,16世纪初重建,1866年成为首都。
市内有很多17至18世纪的建筑,古朴而典雅。瓦杜兹最著名的建筑是三姐妹山中的保存完好的瓦杜兹城堡,是这座城市的象征和骄傲。这座城市到处流露出清新、宁静、整洁,令人感到环境十分舒适。